慢速中文 Slow Chinese Chinese Cultural Podcast

168 - 中国年轻人的职业“间隔年”

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。2015年4月14日早晨,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年轻女老师的一封只有十个字的辞职信,曾在中国网络上引发热评。网友评价说,这是“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”。2016年发布的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》,把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列为2015年度“十大网络用语”之一。
最近这几年,随着“间隔年”这个概念传入中国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“间隔年”的队伍。在西方,选择“间隔年”的多是高中毕业生。与此不同的是,在中国,更多是白领阶层,他们辞去了工作,选择去国外做一年的义工或者四处旅行,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。陆陆续续有人把自己“间隔年”的经历写成了书并出版。
在过去,中国并没有这个概念。大部分人都是毕业了找工作,然后按部就班地每天上班下班。近三十年,中国经济高速发展,在解决生存压力之后,不少大城市的白领攒下了一笔钱,于是开始反思现在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,开始考虑自己内心的需求。与此同时,“间隔年”的概念来到了中国,它迅速受到了白领们的欢迎,并流行了起来。
孙东纯是早期的实践者。2008年,他辞职后去印度的一家NGO做了一年的义工。他在网上发布的关于间隔年的帖子红遍了中国的网络。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都整理了出来,出版了一本书:《迟到的间隔年》。
伴随着他的脚步,很多年轻人开始觉得有机会停下来一年,四处走走看看,学一门语言或技术,培养一个兴趣爱好,或者单纯去做义工帮助他人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。当然,在中国,社会竞争依然十分激烈,更多的人不敢停下来。所以,向往“间隔年”的人很多,真正去做的还是少部分。